磁光材料,是指在紫外到紅外波段具有磁光效應的材料。磁光效應是指磁體透過或反射光時,在磁場作用下,電磁特性發生變化,使得其光傳輸特性發生改變。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磁光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利用磁光材料的特性,可以實現光、電、磁相互作用和轉換,磁光材料是一種重要的光學材料,在高新技術產業中不可或缺。
磁光材料擁有的磁光效應一般包括法拉第效應、克爾磁光效應、塞曼效應、科頓-穆頓效應等。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光通信產業發展,磁光材料應用需求快速攀升,被用來制造調制器、隔離器、相移器、開關、激光陀螺、傳感器等多種光學器件。70年代以來,計算機產業發展迅速,磁光材料被用于數據存儲領域,用于磁光印刷技術以及光盤、磁泡顯示器產品制造領域。
磁光材料中具有晶體結構的屬于磁光晶體,其產品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釔鐵石榴石、尖晶石晶體、磁光玻璃等。在光學材料中摻入稀土元素,會使得本身不顯現磁光效應的稀土元素顯示出強磁光效應,這種材料被稱為稀土磁光材料,釔鐵石榴石也屬于此類。釔鐵石榴石(YIG)的光學、微波性能優越,是一種重要的鐵氧體產品類型,可應用范圍廣,市場需求量大。
由于磁光材料在高新技術產業中不可或缺,全球多個國家鼓勵支持行業發展,相較來說,歐美日研究起步較早,技術較為先進,與之相比,我國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研究步伐不斷加快。2017年,福州大學磁晶科技團隊成功研制出國內首款法拉第磁光材料CRIG晶體,這是國際首創采用自助溶劑導模提拉法生長的CRIG晶體,其生長速度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產品性能更為優越。
盡管研究成果不斷增多,但目前整體來看,我國在高品質磁光材料生產方面實力依然不足。僅從光通信市場來看,2015年以來,隨著光通信產業不斷發展,全球光器件需求不斷上升,2020年全球光器件市場規模超過160億美元,這給予磁光材料廣闊市場空間。中國光通信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光器件生產實力不斷提升,全球光通信產業向中國大陸地區轉移趨勢明顯,中國市場對磁光材料的需求更為旺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整體來看,我國企業占據國內低端磁光材料市場,在中端磁光材料市場中份額占比不斷提高,逐漸處于主導地位,但高端市場中,較多細分市場仍由國外企業所壟斷,未來還有較大進步空間。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度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市場對各種器件及材料的需求日益高端化,高端磁光材料未來在我國磁光材料總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將持續攀升,我國必須實現進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