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陀螺儀,是能夠精準確定運動物體方位的儀器,其以光導纖維線圈為敏感元件,由激光二極管發射激光沿光導纖維向兩個不同方向傳播,檢測兩條光路的相位差或干涉條紋變化,從而測出光路旋轉角位移。光纖陀螺儀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航海、軍工國防等領域,隨著技術日益成熟,在無人機、軌道交通、無人駕駛汽車等民用領域需求規模也不斷擴大。
與傳統機械陀螺儀相比,光纖陀螺儀具有結構緊湊、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精度高、動態范圍大、壽命長等優點;與激光陀螺儀相比,光纖陀螺儀具有加工難度較低、成本較低等優點,并且隨著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其精度不斷提高,在高端領域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在部分市場中可以與激光陀螺儀相抗衡。憑借體積小、重量輕、高精度等優點,光纖陀螺儀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對傳統機械陀螺儀形成替代。
光纖陀螺儀主要包括干涉式陀螺儀、諧振式陀螺儀兩大類,二者均是基于塞格尼克理論制造。相較來看,干涉式陀螺儀光程差小,光源頻普寬度較大,在市場中應用范圍最為廣泛,而諧振式陀螺儀光程差較大,光源單色性要求高,在市場中應用比例偏低。光纖陀螺儀行業發展對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國防軍工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全球進入布局企業數量多。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光纖陀螺儀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美國是最先研制出光纖陀螺儀的國家,現階段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日本其次,在光纖陀螺儀市場中也擁有強大競爭力。這兩個國家代表性的光纖陀螺儀生產商主要有美國的霍尼韋爾、諾格、KVH、Kearfott以及日本的三菱精密、住友電工、JAE等。除此之外,海外光纖陀螺儀生產商還有法國薩基姆、法國iXblue、俄羅斯Optolink等。
我國光纖陀螺儀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自主生產的產品可以替代傳統機械陀螺儀使用。我國光纖陀螺儀生產商主要是中航工業618所、中船重工707所、中船重工717所、紅峰機械、航天電子等,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軍工領域。隨著民用領域對光纖陀螺儀需求不斷增長,我國民營光纖陀螺儀企業開始增多,光纖陀螺儀市場集中度不斷下降。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我國光纖陀螺儀市場規模約為130億元。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在高精度光纖陀螺儀研發領域實力較弱,特別是在民用領域,生產的產品以中低端為主,并且還有少數核心元器件需要進口。未來,我國光纖陀螺儀行業核心競爭力還需不斷增強,高精度光纖陀螺儀以及高技術含量元器件自主研發力度還需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