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不斷發展,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得到普及,應用領域愈加廣泛。人臉識別技術主要分為2D可見光平面算法人臉識別及3D結構光人臉識別。2D人臉識別的研究時間長,發展時間長且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人臉識別技術,但2D人臉識別主要通過2D攝像頭拍攝平面成像,易受光源、人臉角度、運動模糊等因素影響,獲取信息有限,防偽性較差,因此安全性較低,極易被破解。
3D人臉識別是為了彌補2D人臉識別技術的不足而產生的。3D人臉識別技術是由多張不同角度的深度圖像合成,可以完整展示人臉的曲面形狀,并且將采集到的人臉信息以密集點云的方式呈現在空間中的技術手段。3D人臉識別技術具有高精準度、高防偽穩定性、環境穩定性強、實用性強等特點,比2D人臉識別技術更有優勢。3D人臉識別技術的三種手段分別是:結構光、TOF、雙目立體成像,其中結構光為主要的技術手段。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3D人臉識別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我國是推動3D人臉識別技術不斷發展的主要國家,中國在全球3D人臉識別專利中以將近50%的占比居于首位。
隨著國民對自身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加深,更具安全性的3D人臉識別技術開始應用在國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在安防領域內應用較多,主要的產品為智能門鎖。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的條件下,智能門鎖市場不斷擴大,3D人臉識別技術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在智能門鎖中得到廣泛運用,市場發展前景較好。其次是金融領域,主要運用在在線支付認證、遠程開戶、自助發卡機等銀行業務的辦理中,目前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都將3D人臉識別技術與服務相結合,提高服務效率。還有電子產品領域,例如手機功能應用領域,2017年iPhone X首次使用3D人臉識別技術開啟手機刷臉解鎖功能,眾多手機廠商紛紛效仿,但安卓市場中3D人臉識別傳感器成本較高,因此3D人臉識別技術在手機市場的應用較少。另外還有醫療領域,3D人臉識別技術利用三維人臉建模在醫美領域開辟了新的市場。隨著3D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升級,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國民對安全隱私要求的不斷提高,3D人臉識別技術憑借著安全性更高、防偽性更好等的特點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隨著3D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升級,技術成本將不斷降低,應用領域也會不斷擴展,3D人臉識別技術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