銻化物探測器,是利用銻化物超晶格為敏感材料制造而成的一種紅外探測器,也稱為銻化物超晶格紅外探測器。銻化物超晶格是二類超晶格,具有二型能帶結構,屬于窄帶隙半導體材料,其禁帶寬度可調節,波長覆蓋范圍大(從近紅外到遠紅外),大尺寸晶體均勻性好,且成品率較高,成本較低,具有獨特物理及光電性能,因此在紅外探測器領域具有高應用價值。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銻化物探測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紅外探測器可以廣泛應用在民用、軍用、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不可或缺性。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紅外探測器正在向著體積小、質量輕、功耗低的方向發展,且市場對大陣列、多波段、高性能的產品需求更為旺盛。在此背景下,銻化物超晶格憑借高靈敏度、寬頻譜范圍、極快響應速度受到關注,在紅外探測器應用領域成為研究熱點,銻化物探測器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銻化物超晶格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銻化物超晶格在中紅外探測器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近紅外、遠紅外探測器制造中可顯著提高產品性能,因此銻化物探測器成為新一代紅外探測器發展方向。與另一高性能紅外探測器敏感材料碲鎘汞相比,銻化物超晶格與其性能接近,但制備難度較低,成品率較高,且產品均勻性好,更易制造大尺寸襯底,價格優勢明顯。對比來看,銻化物探測器更易于大規模應用。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海外,德國、美國在銻化物超晶格及銻化物探測器領域研究、制備水平先進。目前我國銻化物半導體制備技術瓶頸已經獲得突破,可自主生產銻化物超晶格,產品性能與國際水平一致。但在銻化物探測器研制方面,我國與國外技術相比還存在差距,因此研發步伐正在加快。2021年8月,云南師范大學團隊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兵器集團211所合作,研制出高性能InAs/GaSb II類超晶格長波紅外探測器,為航天遙感、天文觀測等領域用低暗電流紅外探測器研制奠定了基礎。
從產業化發展方面來看,早在2016年,我國高德紅外已經提出“制冷型碲鎘汞及II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產業化項目”實施的必要性,目前,高德紅外擁有8英寸二類超晶格生產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制的二類超晶格制冷紅外探測器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等高科技產業中。總的來看,隨著技術升級、高科技產業發展,未來我國銻化物超晶格及銻化物探測器行業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