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存儲器,全稱為半導體集成存儲器,是指用半導體集成電路工藝制成存儲數據信息的固態電子器件,主要由大量存儲單元和輸入、輸出電路構成。根據讀寫功能不同,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SRAM、DRAM等隨機存儲器(RAM);FLASH、PROM、EPROM等只讀存儲器(ROM);3D-XPoint、RPAM、FRAM等新型RAM儲器。半導體存儲器具有體積小、存儲速度快、存儲密度高等特點,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半導體存儲器是電子類產品的關鍵部件,近年來,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背景下,電子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半導體存儲器市場規模隨之不斷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半導體存儲器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半導體存儲器市場規模約為702.6億元,同比增長15.2%。未來隨著國內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產業不斷,預計2023年半導體存儲器市場規模將接近1150.0億元。
DRAM為目前國內半導體存儲器最大細分領域,其市場規模占比國內半導體存儲器總規模約為56.9%;其次為NAND FLASH和NOR FLASH,占比分別為40.5%、2.6%。DRAM,即動態隨機存儲器,主要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移動設備、消費電子、圖形技術、服務器等場景,未來隨著國內云計算、云存儲技術不斷普及,DRAM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從細分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目前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SK海力士、英特爾六家國外企業占據國內NAND FLASH主要市場份額,本土企業長江存儲正在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積極布局國內該領域,未來國內市場國產化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三星、SK海力士、美光企業占據超過95%DRAM市場份額,國內DRAM企業主要為合肥長鑫,目前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經過近些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存儲器產銷大國之一,但半導體存儲器屬于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業準入門檻較高,本土企業數量較少,目前國內市場仍由國外品牌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國內企業還需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引進先進技術,進而不斷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本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促進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快。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而半導體存儲器作為集成電路行業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不斷發展以及人工智能、云計算、云存儲等技術不斷普及,其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龐大市場需求將為國內企業國產化替代提供巨大發展空間,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