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超級電容(HUC)是以雙電層材料為正極,以贗電容或電池類材料為負極的新一代超級電容器。混合型超級電容融合了超級電容與贗電容或電池雙重優勢,具有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等特點,是超級電容領域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
超級電容性能優良,應用領域廣泛,涉及到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工業設備、軍工裝備、軌道交通、電力系統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在技術進步、政策扶持、資本助力等因素驅動下,全球超級電容市場增長迅速,2021年市場規模約16.0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增長至35.6億美元。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超級電容市場,2021年,我國超級電容市場規模達到25.5億元以上,隨著超級電容在電力調頻、混合儲能等領域應用落地,超級電容市場將迎來爆發增長時期。但作為功率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存在能量密度較低的問題,為滿足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混合型超級電容市場關注度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混合型超級電容(HUC)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混合型超級電容在保持高功率密度的同時,能量密度實現顯著提升,目前先進混合型超級電容系統能量密度已突破40Wh/kg。憑借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優勢,混合型超級電容應用領域有望進一步擴展,未來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混合型超級電容應用前景廣闊,但其研發、生產難度大,目前全球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在內的國家均在積極研究混合型超級電容器,我國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有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大學物理學院、深圳先進院、上海奧威科技、哈爾濱巨容新能源、烯晶碳能電子等。
在相關企業和機構積極探索下,混合型超級電容商業化進程加快,目前我國已擁有混合型超級電容批量生產能力。此外石墨烯、納米技術等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不斷助力混合型超級電容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混合型超級電容是超級電容領域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隨著相關技術進步、應用加速落地,混合型超級電容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混合型超級電容研發、生產難度大,但在政策扶持、技術進步等因素驅動下,我國混合型超級電容供應能力日漸提升,商業化進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