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信號傳輸芯片指在各類高速接口通道中發揮輔助傳輸作用的芯片,是信號傳輸的橋梁。高速信號傳輸芯片的主要特征是:輸入/輸出接口相同、傳輸數據格式不變、數據內容不變。根據功能的不同,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可細分為中繼芯片、切換芯片、分配芯片以及矩陣交換芯片。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具有低功耗、高帶寬、低遲延、高可靠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5G通訊、無人駕駛等領域。
近年來,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云計算、人工智能、5G通訊等技術應用范圍及深度增加;在消費端,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發展,產品質量持續升級,驅動其配套產業的同步發展,帶動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市場規模擴張。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高速信號傳輸芯片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市場規模為49.7億元,其中,中國占據將近20%的市場份額,且預計未來年復合增速將保持在12%以上,市場的發展刺激了全球高速信號傳輸芯片行業的發展。
目前,全球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大部分市場被以德州儀器、普瑞、亞德諾為代表的美國企業占據,上述三家企業占據全球市場70%左右的市場份額,其中,德州儀器憑借強大的產品實力及品牌優勢,占據全球近半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市場份額,是全球最大的高速信號傳輸芯片供應商。中國臺灣地區的聯洋、瑞昱、安格占據不到10%的市場份額。另外,以硅谷數模、龍訊半導體為代表的中國大陸企業積極研發高速信號傳輸芯片產品,并已經切入該市場。總體上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高速信號傳輸芯片市場大部分被美國企業占據,尤其是高端產品領域,以德州儀器為代表的美國企業具備較強的影響力。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高技術領域加大制裁力度,打壓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芯片領域作為電子工業的核心器件,是美國實施對華打壓手段的重點領域。由于外部環境風險增加,國內電子工業領域積極扶持本土供應鏈的發展。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高速信號傳輸芯片行業可以借機擴大和國內下游用戶的合作力度,快速迭代和優化產品,豐富和完善產品線,進而推進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