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器(Inductor)又稱扼流器、動態電抗器等,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存儲起來的元件,在電路中主要起到濾波、振蕩延遲、穩定電流及抑制電磁波干擾等作用。電感器種類多樣,按制作工藝不用可分為插裝電感器和片式電感器;按材料不同可分為磁性電感器和磁性電感器;按結構不同可分為磁環電感器、色碼電感器、模壓電感器、疊層電感器等。
電感器產業鏈上游為磁芯、導線、鐵氧體粉、成型機、測包機等原材料和生產設備的供應;中游為各種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廣泛應用于汽車、消費電子、移動通訊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電感器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電子及汽車等需求日益旺盛,加之5G網絡建設不斷完善,電感器在下游需求的推動下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電感器件市場規模超過380億元,同比上漲約9%。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下,國民對智能移動設備的要求不斷提升,消費電子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加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數據中心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市場對電感器的質量及性能要求不斷提升,將會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向高性能、高頻率等方向發展。
中國是電感器進口大國,國內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要,對進口產品依賴性強,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大。2022年我國電感器進口量超過1500億個,出口量不超過900億個。
近年來,國家發布多項政策鼓勵支持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2021年1月,工信部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要實施重點市場應用推廣行動,在智能終端、5g、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推動電子元器件差異化應用,加速產品吸引社會資源,迭代升級。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開展產業計量基礎能力提升行,實施工業強基計量支撐計劃,充分發揮計量對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電感器作為重要電子器件之一,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電感器行業參與者眾多,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電感器行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的日本品牌,包括TDK、Murata等;第二類是較大規模的電子器件生產企業,包括奇力新、麥捷科技、順絡電子等;第三類是中小規模的電感器生產企業,包括風華高科、合泰盟方、商洛電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