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硅棒又稱棒狀硅,指利用直拉或區熔工藝制成的硅單晶體棒。單晶硅棒具有晶格結構完整、熱穩定性好、熱電轉換效率高、耐磨、電阻率低、耐輻射、抗腐蝕等優勢,在光伏發電、半導體制造、光電子器件等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單晶硅棒制備方法包括直拉法和區熔法兩種。直拉法(CZ)又稱切克勞斯基法,指先把硅原料置于石英坩堝中,經高溫熔融后對其進行提拉,最終制得成品,該法具有生產流程簡單、生產成本低、成品質量好等優勢,為單晶硅棒主流制備方法。區熔法(FZ)又稱懸浮區熔法,指以硅棒為原材料,利用線圈進行加熱熔融,再經拉制,制得高純度單晶硅棒,該法生產流程較為復雜且生產成本較高。
單晶硅棒主要應用于光伏發電、半導體制造、光電子器件等領域。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技術進步,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9億千瓦。在光伏發電領域,單晶硅棒可用于制造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該產品具有循環壽命長、穩定性好、光電轉化效率高等優勢。未來隨著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進一步增長,單晶硅棒市場需求將日益旺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單晶硅棒(棒狀硅)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單晶硅棒可用于制造晶圓。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加快,晶圓產能持續擴張。我國為晶圓生產大國,8英寸晶圓產能位居全球首位。近年來,伴隨晶圓行業逐漸往大尺寸方向發展,單晶硅棒產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12英寸、24英寸等大尺寸單晶硅棒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
受市場前景吸引,我國布局單晶硅棒行業的企業數量不斷增長,帶動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華民股份、雙良節能、晶龍新能源等為我國單晶硅棒市場主要參與者。隆基綠能為我國單晶硅棒代表企業,據其企業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硅片及硅棒業務營收達到145.2億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單晶硅棒作為太陽能電池及半導體器件重要基材,市場需求旺盛,行業發展前景較好。近年來,伴隨技術進步,我國單晶硅棒產能快速擴張。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單晶硅棒行業將逐漸往大尺寸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