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又稱電子墨水屏,是一種自身不發光,依靠自然光反射成像,且在無電狀態下可以永久維持圖像的雙穩態顯示技術,其顯示效果接近自然紙張效果,具有護眼、環保節能、便于攜帶等優點,在物流、醫療、教育、交通、消費電子等領域中應用廣泛。
電子紙產業鏈上游為液晶材料、封邊膠、TFT背板、顯示驅動芯片、電子紙膜片等原材料的供應。電子紙膜片是電子紙關鍵原材料之一,其市場主要被元太科技、奧翼電子、無錫威峰壟斷。其中元太科技為行業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九成。顯示驅動芯片是電子紙的核心組件之一,近年來市場規模總體呈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我國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元,生產企業主要有格科微、天德鈺、集創北方等。
政策方面,2023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增長點,面向新型智能終端、文化、旅游、景觀、商顯等領域,推動Micro-LED、激光顯示等擴大應用,支持液晶面板、電子紙等加快無紙化替代應用。為電子紙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電子紙行業市場供需調研咨詢報告》顯示,目前電子紙終端產品主要有電子紙標簽和電子紙平板兩大類。隨著電子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綠色低碳經濟不斷發展,電子紙產品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出貨量不斷增加。2022年全球電子紙標簽出貨量約為2.5億片,電子紙平板出貨量超過1100萬臺。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國民經濟逐漸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漸恢復增長態勢,疊加快遞物流、智能倉儲等產業不斷發展,推動電子紙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電子紙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250億元。
目前國內電子紙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較為激烈,由于行業具有一定技術壁壘,各環節市場集中較高。從細分市場來看,電子紙標簽生產企業主要有SES、漢朔,兩者市場份額合計占比超過50%;電子紙平板生產企業主要有科大訊飛、文石、掌閱,三者市場份額占比接近55%。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電子紙生產技術不斷進步,顯示效果不斷優化,疊加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智能倉儲、智能零售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電子紙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并在下游產業的推動下向彩色化、柔性化等方向發展,行業具有廣闊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