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傳感器是一種能夠將氣體的成份、濃度等信息轉換成可以被人員、儀器儀表、計算機等利用的信息的裝置,通常具有良好靈敏度、選擇性、穩定性和抗腐蝕性,屬于化學傳感器的一種。氣體傳感器種類多樣,包括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催化燃燒式氣體傳感器、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固體電解質氣體傳感器、紅外線氣體傳感器等。
傳感器技術是衡量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標志之一。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氣體傳感器作為傳感器重要細分產品之一,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年全球及中國氣體傳感器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氣體傳感器在環境監測、智能家居、工業控制、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中應用廣泛。隨著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環境監測需求不斷增長,疊加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產業不斷發展,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我國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6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6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2%。
從市場結構來看,半導體氣體傳感器、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固體電解質氣體傳感器及催化燃燒式氣體傳感器為市場主流產品。其中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市場份額占比約為37%,位列第一;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占比約為超過22%,位列第二。
美國、歐洲等國家氣體傳感器行業起步較早,研發實力強,在產品質量、可靠性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代表性企業有博世、電裝、德爾福、城市技術等。國內氣體傳感器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整體生產技術不斷進步,與國際先進產品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行業發展前景良好。目前國內氣體傳感器生產企業主要有漢威科技、攀藤科技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等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隨著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氣體傳感器生產工藝將不斷優化,產品穩定性、靈敏度將不斷提高,行業將向高質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