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又稱AI加速器或計算卡,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執行人工智能(AI)計算任務的集成電路。AI芯片一般由處理器、加速器等部件構成,具有低功耗、高運算速度、高度集成等特點,能夠高效地實現復雜的人工智能任務。
AI芯片產業鏈上游為光刻膠、濺射靶材、半導體設備等原材料和生產設備的供應;中游為細分產品的研發生產環節,包括GPU、FPGA、ASIC等;下游廣泛應用于無人駕駛、智能醫療、智能機器人、智慧零售等領域。
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產業飛速發展,AI芯片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狀態。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超過350億美元,同比2021年增長約40%。從區域分部來看,目前全球AI芯片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亞太及東南亞地區。其中歐美地區市場份額占比超過40%,位列第一;亞太地區占比超過16%,位列第二;東南亞地區占比接近12%,位列第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AI芯片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我國經濟及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進步,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AI芯片市場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AI芯片市場規模超過840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約95%。從市場結構來看,GPU具有高度并行的計算能力,在AI芯片市場份額中占比超過85%,處于主導地位。
近年來,國家出臺《“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關鍵材料及零部件研發實力及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為AI芯片提供良好發展基礎。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I芯片市場參與者數量眾多,競爭較為激烈。國外AI芯片行業起步較早,在研發實力、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代表性企業有英偉達、英特爾等。我國AI芯片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漸涌現出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企業,但受經驗、技術等限制,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產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市場對進口產品依賴度仍處于較高水平,本土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