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子激光器,利用物質振動激發代替光激發實現激光輸出。激光是一項重大發明,20世紀60年代激光器被開發問世,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傳統激光器采用光激發,利用原子能級躍遷產生激光。聲子激光器采用物質振動激發,產生聲子,聲子是物質運動的最小單位,即聲音的量子粒子,從而生成聲子激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聲子激光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與傳統光激光器相比,由于聲子激光器發射的是聲波,可以探測物質微觀結構與性質,能夠實現納米級別、量子級別物質觀測,以及生物分子觀測,特別是在量子級別物質觀測領域,聲子激光器可用于量子超導、量子糾纏、量子隱形等研究與開發領域。但聲子激光器也存在損耗略大、易受環境干擾等缺點。
太赫茲波穿透性強、頻率高、頻譜范圍寬、定向性好,可以探測納米級物質,能夠應用在計算機、通信、醫學成像、無損檢測、安全檢查、國防軍工等領域。聲子激光器可以發射太赫茲(THz)頻率范圍內的聲波,連續聲波頻率在納米波長范圍內,未來應用潛力大。
聲子激光器可以廣泛應用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熱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醫學影像設備、飛行器、雷達、地質探測等方面。近年來,聲子激光器應用研究還在不斷深入,為降低損耗,進一步拓寬應用范圍,泵浦源成為重要關注領域,例如受激布里淵散射(SBS)泵浦聲子激光器。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以及全球范圍內,聲子激光器相關研究成果正在不斷增多。2013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科學家成功研制出極化聲子激光器;2017年,中國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組在實驗上實現了低閾值的聲子激光;2019年,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與羅切斯特大學合作,利用光鑷技術,采用光學懸浮納米粒子,開發出聲子激光器。
2023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利用一個鈣原子和一個鈹原子共同振動制造出聲子激光器,可用于了解量子力學中自旋、振動和耗散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年,莫斯科國立電子數學學院科學家與中國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基于石墨烯的聲子激光器,在信息處理、材料研究、量子傳感方面具有應用潛力。
此外,2023年,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團隊與法國科學家證明了光子和聲子激光同時產生的過程,研制出雙域激光器。從全球范圍來看,聲子激光器研究步伐正在加快,為其工業化生產、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