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基復合材料(MMC),指以鎂金屬及其合金為基體,與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增強體相結合而制成的一種復合材料。與其他金屬基復合材料相比,鎂基復合材料具有尺寸穩定性好、比模量高、比強度高、耐腐蝕、耐磨等優勢,在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學以及消費電子等領域應用廣泛。
按照增強體不同,鎂基復合材料可分為碳納米管增強鎂基復合材料、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晶須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等多種類型。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可細分為氧化鋁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硼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以及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等。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具有熱穩定性好、加工精度高等優勢,在眾多高新技術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鎂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眾多,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PM)、噴射沉積法(SDM)、攪拌摩擦法(FSP)以及攪拌鑄造法(SC)。粉末冶金法為鎂基復合材料傳統制備方法,該法具有生產成本高、成品質量差等缺陷,未來將被新興制備方法所替代;噴射沉積法具有成品質量好、操作流程簡單等優勢,未來有望成為鎂基復合材料主流制備方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鎂基復合材料(MMC)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鎂基復合材料在眾多領域應用廣泛,包括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學以及消費電子等。在汽車制造領域,鎂基復合材料具有輕量化、耐磨損、抗沖擊等優勢,可用于制造汽車車身以及汽車發動機結構件;在航空航天領域,其可用于制造飛機起落架;在生物醫學領域,其具有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醫用植入材料。
我國鎂基復合材料主要生產商包括河南強宏鎂基納米復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濟南鎂嘉圖新型材料開發有限公司、陜西航泰鎂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明鎂鎂業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國鎂基復合材料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缺乏頭部優勢企業。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鎂基復合材料作為一種金屬基復合材料,在眾多領域應用廣泛。未來伴隨市場需求逐漸釋放,我國鎂基復合材料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目前,我國企業集中于生產中低端鎂基復合材料,未來伴隨技術進步以及應用需求增長,高性能將成為其行業發展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