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烴彈性纖維,指以聚烯烴為基礎材料制成的彈性纖維。與其他彈性纖維相比,聚烯烴彈性纖維具備耐腐蝕、耐高溫、彈性回復率高、抗紫外線、輕量化等優勢,在汽車制造、服裝制造、醫療衛生等眾多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
聚烯烴彈性纖維制備方法包括共混熔融紡絲法以及輻照法兩種。共混熔融紡絲法指以聚烯烴彈性體混合物為原材料,經熔融紡絲制得成品,該法具有綠色環保、生產效率高、成品質量好等優勢。未來伴隨技術成熟度提升,我國聚烯烴彈性纖維產量有望提高。
近年來,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技術進步,我國彈性纖維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23年我國彈性纖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過10%。按照基材不同,彈性纖維可分為聚烯烴彈性纖維、聚醚酯彈性纖維、聚氨酯彈性纖維等多種類型。未來隨著彈性纖維應用需求增長,我國聚烯烴彈性纖維將迎來廣闊市場前景。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聚烯烴彈性纖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聚烯烴彈性纖維性能優異,在眾多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主要包括汽車制造、服裝制造、醫療衛生等。在汽車制造領域,聚烯烴彈性纖維可用于制造汽車飾件以及汽車功能件;在服裝制造領域,其具備輕量化、抗菌、耐磨等優勢,可用于制造運動服、賽車服、內衣、泳裝以及特殊工作服等;在醫療衛生領域,其可用于制造醫用紡織品。
日本東洋紡織公司(TOYOBO)和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為全球較早具備聚烯烴彈性纖維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的企業。陶氏化學推出的DOW XLA彈性纖維采用INSITE技術制成,具備耐腐蝕、耐熱等特性,產品銷量位居全球領先。在本土方面,我國聚烯烴彈性纖維主要生產商包括上海連晟紡織品有限公司、上海夢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連晟紡織品生產的聚烯烴彈性纖維具備耐老化、彈性伸長率高等優勢,可用于制造免燙襯衫、內衣以及泳裝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聚烯烴彈性纖維作為一種高性能彈性纖維,潛在應用價值巨大。未來伴隨下游行業發展速度加快,我國聚烯烴彈性纖維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長。目前,我國企業已具備聚烯烴彈性纖維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未來伴隨技術進步,其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