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稱“有機玻璃”或“亞克力”,是由丙烯酸甲酯經自由基聚合形成的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合成透明材料,兼具出色的質地與親民的價格。
1927年,德國羅姆-哈斯公司化學家嘗試讓丙烯酸酯于兩塊玻璃板間加熱聚合,得到黏性橡膠狀夾層,可用于制作防破碎安全玻璃;采用同樣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時,誕生了透明度佳、性能良好的有機玻璃板。1931年,羅姆-哈斯公司率先實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業化生產,其率先在飛機工業嶄露頭角,取代賽璐珞塑料成為飛機座艙罩和擋風玻璃的材料。二戰期間,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強韌性與透光性優異,被廣泛用于飛機擋風玻璃、坦克司機駕駛室視野鏡。1948年,世界首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浴缸問世,標志其應用邁向新里程碑。
而我國對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與應用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極為迅速。早期,國內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需求主要依賴進口,隨著國家對材料工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相關科研人員開始投身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技術的攻關。近些年,我國已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產技術上取得了諸多關鍵突破。例如,2024年12月,蘇州雙象光學材料有限公司申請了“一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備系統及裝置”和“一種應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產的過濾系統”。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我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產業的不斷發展,產業格局也在逐步優化。行業內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增強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形成了一批具有規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包括萬華化學、上海涇奇、雙象股份、中盟龍新等。同時,產學研合作日益緊密,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了整個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行業競爭復雜。一方面,國內企業如萬華化學、上海涇奇、雙象股份、中盟龍新等,通過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并且在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端產品領域積極布局,逐步打破國際企業的壟斷局面。另一方面,鎮江奇美、三菱化學等國際企業,近年來面臨產能利用率下滑、市場份額縮水的問題。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總之,中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國產替代趨勢愈發明顯,國內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