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衛星(SDS)是一種以天基超算平臺和星載操作環境為核心的開放式智能衛星系統。根據類型不同,軟件定義衛星分為中地球軌道衛星、近地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軟件定義衛星體系架構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交換引擎、載荷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四個組成部分。天基超算平臺、星載操作環境是軟件定義衛星的核心,其中天基超算平臺具有接口形式豐富、計算能力強大等特點,可動態集成各類有效載荷,載荷即插即用,星載操作環境的容錯能力強大,可為應用程序提供一致的執行環境。
軟件定義衛星具有需求可定義、軟件可重配、硬件可重組、功能可重構等典型特點,能夠滿足和適應多種任務、地區和用戶需求,在通信服務、科學研究、地球觀察、深空遙感、軍事應用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空間。
近年來,歐美中日均在積極布局軟件定義衛星,其中歐洲航天局(ESA)、歐洲通信衛星公司及衛星制造商空客公司共同開發的“量子”衛星于2021年發射,這是全球首顆完全軟件定義衛星。此外國際上軟件定義衛星研制企業還包括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美國銀河天空公司、空中客車公司、波音公司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軟件定義衛星(SDS)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5月,日本SKY Perfect JSAT與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簽署合同,建造基于“Space INSPIRE”(即時空間在軌重置)平臺的新一代軟件定義衛星JSAT-31,計劃于2027年發射。
我國軟件定義衛星研制企業包括北京勱亞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軟件所、中科院西光所、航天科技集團771所等,其中北京勱亞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軟件定義智能衛星提供商,擁有軟件定義智能衛星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軟件定義衛星技術聯盟成立于2017年,聯盟旨在發展軟件定義衛星技術,開發面向衛星的開放、開源的平臺級軟件解決方案等。《軟件定義衛星應用治理框架(AppMatrix)及應用編程接口(API)規范》團體標準處于制定中,其對提高衛星系統性能、降低成本和研發周期、促進標準化和互操作性、加快自主可控技術應用等具有重要意義。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軟件定義衛星發展符合衛星行業智能化、個性化和服務化發展方向,在從業人員、終端用戶、周邊產業等多個層面引領著行業革新。目前軟件定義衛星仍處于驗證階段,但在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建設需求下,軟件定義衛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