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診斷是通過觀察臨床樣本的組織結構、細胞形態、顏色反應等情況,為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的方法。病理診斷是體外診斷重要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診斷準確性最高的診斷方式。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提升、醫療水平提升,我國病理診斷市場需求持續攀升,行業發展速度加快。
從產業鏈來看,病理診斷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設備供應層,涉及到檢驗儀器、液基細胞制劑、PCR系列試劑等;產業鏈中游為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等檢測機構;下游為各級醫院病理科。病理診斷產業鏈上游競爭格局分散,參與企業數量多,包括氏、賽默飛、西門子、雅培等國際企業和泰普生物、邁新生物、安必平等本土企業。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病理診斷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在國產替代、分級診療等政策支持下,我國第三方病理診斷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預計2022-2026年,我國第三方病理診斷行業將保持以30.0%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并有望于2026年突破200億元。第三方病理診斷市場蓬勃發展,有望推動行業空間進一步提升。
病理診斷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的滲透率較高,其中日本病理診斷市場滲透率解決七成,相比之下,我國病理診斷市場滲透率極低,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廣闊。近年來,得益于政策支持、配套產業鏈日益完善,病理診斷行業國產化進程加快,但由于國外企業起步早、技術先進、產品成熟,目前全球及我國病理診斷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
目前我國病理診斷市場仍存在病理醫生嚴重不足、資源分布不均、診斷自動化水平低、個性化服務低等問題,未來病理診斷行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引進、資源配置等方面需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進而推動病理診斷行業向現代化、精準化、一體化、品牌連鎖化方向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病理診斷是體外診斷重要細分領域之一,得益于政策扶持、技術進步,近年來,病理診斷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我國病理診斷行業發展快,但由于發展時間短,目前仍存在人才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高端病理診斷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病理診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