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方法、設備和措施對特殊的對象進行的教育,特殊教育主要針對盲人、聽障人、弱智兒童等群體。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國內殘疾兒童數量居多,近年來,為保障殘疾兒童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國家依法給予政策傾斜,為特殊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在特殊教育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先后發布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特殊教育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等文件。在政策扶持下,我國特殊教育學校數量、普及水平不斷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年特殊教育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特殊教育公共財政支出達到153.32億元,同步增長6.87%。2021年,我國特殊教育學校數量增長至2280所以上,特殊教育招生人數接近15.0萬人,在校學生人數突破90.0萬人。我國城市殘疾兒童在校人數相對穩定,農村地區殘疾兒童在校人數呈增長趨勢。
從特殊教育學校分布來看,由于需求不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特殊教育學校分布存在差異性,其中河南、河北、四川、山東、江蘇、廣東等地區人口多、經濟發展快,特殊教育學校數量較多,西藏、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數量相對較少。
近年來,我國特殊教育教師隊伍也不斷擴大,2021年,我國特殊教育專任教師數量增長至69500名以上,同2015年相比增長20000多名。盡管我國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實現較大突破,但面對龐大的殘疾兒童數量、持續增長的特殊教育學校,我國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缺口仍較大。
在智能教育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融入到特殊教育行業中,部分發達地區基本實現了特殊教育的現代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但在貧困地區、偏遠地區,特殊教育行業才剛剛起步,尚不具備智能化、現代化建設能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特殊教育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教育質量等仍較低,未來市場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得益于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國特殊教育行業發展整體向好,未來在科技賦能、政策扶持下,特殊教育行業將不斷向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