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以高粱、小麥、豌豆等為原材料,麩曲、大曲、小曲或酒母為發酵劑,經過糖化、蒸煮、發酵、蒸餾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蒸餾酒。白酒是我國特有的酒種,酒精度在17%-68%之間,與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龍舌蘭、金酒、白蘭地并稱為世界七大蒸餾酒。
經過多年發展,白酒種類日益豐富。根據酒精度數不同,白酒可分為低度白酒、高度白酒等;根據品牌定位不同,白酒可分為高端白酒、中低端白酒、次高端白酒等;根據香型不同,白酒可分為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米香型、馥郁香型等。
從市場結構來看,中低端白酒已經成為我國白酒市場占比最大的細分產品,市場占比為62.15%;其次為次高端白酒,市場占比為20.64%;高端白酒排名第三,市場占比17.21%。
現階段,我國白酒產業鏈已經基本完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供應商和包裝材料供應商,提供小麥、高粱以及相關輔料等原材料以及紙箱、酒蓋、瓶身等包裝材料;中游主要為白酒生產商,負責不同種類白酒的生產、制造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消費終端,通過品牌官網、電商平臺、直播等線上銷售渠道以及經銷商、大型商超、餐飲店等線下銷售渠道,最終流向消費者。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產業結構逐漸升級,落后白酒產能逐漸退出市場,導致產量有所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為671.24萬千升(595.85萬噸),同比下降了5.58%。
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觀念逐漸發生轉變,高端、次高端白酒產品需求日益增長。因此,與白酒產量相反,我國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和利潤有所上漲。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為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64%;實現利潤2201.72億元,同比增長了29.36%。
從進出口角度來看,隨著國際認可度不斷提升,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金額日益增加。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白酒出口量為1635.7萬升,同比增長了2.26%;出口金額為47.65億元,同比增長了31.44%。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白酒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形成,市場集中度較高。我國規模較大的白酒企業主要有五糧液、古井貢酒、貴州茅臺、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其中,貴州茅臺市場占比最大,為18.57%,已經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其次為五糧液,市場占比為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