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集中制粉,是將原材料集中加工成粉末,再輸送給各環節進行成型、燒結等工藝制造成陶瓷的技術。陶瓷集中制粉可以應用在電工陶瓷、日用陶瓷、衛生陶瓷、建筑陶瓷等生產中。
陶瓷行業是高能耗行業,水、電、原材料等能源消耗量高,人工需求量大,所需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不同工藝制備得到的陶瓷粉末品質存在差異。在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背景下,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陶瓷集中制粉成為重點關注領域之一。
陶瓷行業傳統原材料加工方法通常采用分散式的濕法制粉工藝,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陶瓷集中制粉采用干法制粉、連續球磨等新工藝,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集約化供應陶瓷粉料,可降低一半左右的能耗以及粉塵、廢氣排放量,同時減少兩成左右的原材料成本與人工成本。
2017年6月,肇慶市德慶縣與南國陶都綠色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投資建設肇慶市陶瓷原料集中制粉(德慶)示范項目,這是我國首個陶瓷集中制粉項目,12月,項目再與國家電投集團廣東電力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利用發電后的余熱作為陶瓷集中制粉生產線能源。我國陶瓷集中制粉相關企業還有河北領世陶瓷有限公司等。
我國陶瓷制造歷史悠久,目前仍是陶瓷生產大國。僅從建筑陶瓷方面來看,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數據,2023年,全國陶瓷磚產量67.3億平方米,占全球總產量的45%以上。為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保持核心競爭力,同時實現節能減排,陶瓷行業技術升級是必然趨勢。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0年1月1日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建材板塊鼓勵類項目中增加陶瓷集中制粉,最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陶瓷集中制粉仍列為鼓勵類項目。整體來看,陶瓷集中制粉技術在我國發展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