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美元指數在亞洲交易時段升破100點,創8個月新高。華爾街機構繼續看好美元,摩根士丹利認為,即使美聯儲開始加息,全球經濟疲弱的大環境仍會支撐美元;野村證券預計,明年年中歐元對美元很可能實現平價。
從歷史記錄看,過去隨著美聯儲收緊貨幣,美元匯率先是反彈,繼而表現不一。現階段,美元的世界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這輪貨幣緊縮周期美元也有一定的利好因素。
即使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全球更有挑戰的(經濟)環境也可能給予美元支撐。在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和亞洲國家經濟脆弱的環境下,美元走高和美國利率上升的影響將繼續支持美元。
的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報告(TIC)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和日本都凈賣出美國國債,這與此前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外儲減少報道一致。TIC報告稱,中國的美國國債持倉處于7個月來最低位,它們將外儲減少視為私人投資者有美元需求的跡象,因此這也是給美元正面影響的因素。
野村證券分析師更新了之前的預測,預計歐元與美元很可能在6-9個月內實現平價。預測報告稱:“基于對美聯儲、歐洲央行和全球資本流形勢的看法,現在我們認為,今年年末到明年上半年,歐元對美元匯率有進一步下行壓力,特別是在歐洲央行愿意明年繼續降息時,有很高可能性考驗平價(1.00)水平。最有可能的時點是明年年中,因為可能需要那么久美聯儲才實行“第二次加息”,而且歐元交易的市場心態比去年和今年年初更謹慎。“
除了野村,另一華爾街機構高盛早就在看多美元對歐元。今年年初美元大漲之際,曾有14家銀行預測歐元與美元平價,到上月底只剩高盛一家。今年2月大漲后,美元一直處于箱體震蕩,直到10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后,才重新上觸今年3月創下的高點。
新思界產業投資中心分析師表示,一些分析師擔心美聯儲加息后美元牛市告終,因為過去六輪貨幣緊縮周期期間,美元匯率在首次加息后六個月內普遍走低。但是,這六輪周期內美元并沒有“標準”的反應模式可循,所以,市場最難測的是加息后美元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