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議案,解除原油出口禁令。這說明了美國對本土石油以及替代能源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說明美國的石油美元在向能源美元過渡。雖然美國原油出口量短期內可能變化不大,但對世界能源的長期影響不容小視。
美聯(lián)儲加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美國取消原油出口禁令,這每一舉動均可導致全球石油價格下跌,但這三種舉動同時來臨,石油將很可能陷入無法扼制的下跌循環(huán)。
當前世界的石油危機與上世紀的石油危機有明顯不同,各方不僅不降低產能,反而擴大生產擠壓成本。根本原因在于,新能源革命以及美元變化導致成本變化。美國通過政治壓力、輿論壓力,迫使全球各國加入碳減排協(xié)議,為新能源市場創(chuàng)造需求。屆時,美國的新能源便可出口至全球各地,同時為非常規(guī)油氣儲量豐富的國家提供開采技術。
隨著《巴黎協(xié)定》的最終落定,全球發(fā)展清潔能源已是大勢所趨,美國、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以及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都制定了大幅度的稅收減免政策。德、日、法等國的新能源研究站在世界前沿,碳排放交易時代,碳排放權可能取代石油美元成為真正的貨幣。為響應《巴黎協(xié)定》中實現碳零排放的提議,德國等成員國還計劃到2050年全面禁止汽油和柴油車的生產與銷售。
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按照目前這種趨勢,石油有可能如當初的PC機一樣,在未來二三十年里發(fā)揮最后的價值。各國目前都在拼命開采石油,在頁巖氣革命推動下,2015年美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
原油價格預期越來越低,12月2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至2004年來最低水準,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低位,而WTI原油價格則觸及金融危機以來低位。“油市大空頭”皮埃爾·安杜蘭警告,油價明年第一季度或將進一步跌至25美元/桶甚至更低,全球需求將減速并自2022年左右開始下滑。
新思界產業(yè)投資中心分析師表示,美元控制力與國內稅收政策疊加,美國現在部分放棄石油美元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能源不重要,而是能源領域與清潔能源領域正在發(fā)生巨大變遷。美元必須從石油美元轉移到能源美元,在貨幣控制力、技術控制力以及激勵機制上占據清潔能源領域未來的高地。面對這樣的局勢,中國也在努力發(fā)展新能源,在未來,誰能領跑新能源也就意味著它將領跑全球。
更多
美洲投資行情請關注新思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