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芯片的產業鏈上游為晶圓代工/封測,包含IP授權、EDA軟件、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中游是核心的芯片生產,該領域的生產企業可分為綜合型和專業型,其中綜合型有高通、美滿、聯發科、德州儀器等,專業型有博通集成、炬芯科技、恒玄科技、中科藍汛等企業;下游是終端應用,主要包含消費電子產品、汽車設備、音頻及娛樂設備、藍牙互聯設備等。
藍牙芯片主要有經典藍牙芯片、BLE芯片、雙模藍牙芯片等幾種,其中前兩者屬于中低端芯片類型,雙模藍牙芯片屬于高端產品,主要被應用在高端的耳機、智能手機等領域。我國近九成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藍牙芯片市場,但產量仍舊較低,不能夠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因此短期之內我國藍牙芯片行業依賴進口。在BLE芯片方面,我國生產技術仍舊不成熟,仍處于追趕階段。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的布局,我國智能家居產品銷量持續攀升,尤其是智能音箱近幾年銷量持續攀升。在2020年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市場中占比約為21%左右,預計未來智能音箱成為主流產品類型,也將帶動藍牙芯片行業發展。智能穿戴設備將成為藍牙芯片下一個重要市場,在智能穿戴設備中,智能手表市場占比較高,約為55%。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出具的
《2021-2025年中國藍牙芯片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BLE芯片具有功耗低、供電時間長、模塊連接速度快等優勢,且BLE模塊使用免執照頻段,更為適合智能產品,是藍牙芯片行業發展的趨勢。按照當前我國智能設備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BLE生產和應用技術的成熟,在2025僅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的BLE市場規模在950億元左右。
BLE芯片生產技術門檻相對較高,但由于該領域發展潛力巨大,因此吸引眾多企業布局,當前全球BLE芯片市場主要被Nordic、Dialog、TI、泰凌微等幾家企業占據,其中Nordic憑借著技術優勢,在全球市場占比達到42%左右,位居第一。泰凌微是國內首家推出BLE芯片的生產企業,目前在全球中市場占比約為9%。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藍牙芯片在智能設備中應用前景較好,隨著我國智慧城市的推進,智能家居設備、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藍牙芯片行業也隨之快速發展。BLE芯片更適合在智能設備中應用,行業發展前景更好,但由于技術門檻高,當前該領域被國外企業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