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蛋白為乳制品、植物肉、昆蟲基蛋白質、細胞培養肉以及微生物蛋白質替代產品,主要包括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動物細胞蛋白、昆蟲蛋白等。植物蛋白為替代蛋白代表產品,通常以大豆、花生等植物作為主要來源,具有生產成本低、技術成熟度高、綠色環保、安全無毒等優勢,在食品加工領域應用較多。
植物蛋白主要包括花生蛋白、大豆蛋白、豌豆蛋白、黑豆蛋白、藜麥蛋白等多種類型。大豆蛋白以豆粕為主要來源,具有易于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等優勢,可用于制造人造肉、豆漿以及豆腐等。近年來,受益于技術進步以及下游行業發展速度加快,我國大豆蛋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近1300億元。在此背景下,我國植物蛋白行業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
植物蛋白制備方法眾多,主要包括毛細管電泳法、機械破碎法、水提取法、酸堿提取法、親和層析法、總蛋白質沉淀法等。水提取法指將原材料置于溫水中,經浸泡、溶解等流程制得成品;總蛋白質沉淀法指先將原材料破碎制成粉末,經溶解后,加入有機溶劑,再經過沉淀、分離、洗滌、再沉淀等流程制得成品。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植物蛋白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其高質量產品出貨量進一步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植物蛋白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食品加工領域為植物蛋白最大需求端,其可用于制造植物蛋白飲料、人造肉、方便食品等。植物蛋白飲料作為牛奶替代產品,能夠滿足乳糖不耐受人群的蛋白質攝入需求。隨著國民消費觀念轉變以及健康觀念提升,我國植物蛋白飲料銷量持續增長,這將為植物蛋白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我國植物蛋白市場參與者眾多,截止2023年底,我國相關企業數量達到近15000家。百川生物、金蘭植物蛋白、長德蛋白、星期零、索寶蛋白、金海食品、晨光植物蛋白等為我國植物蛋白主要生產商。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植物蛋白作為替代蛋白市場主流產品,在食品加工領域應用較多。未來隨著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景氣度提升,我國植物蛋白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展。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植物蛋白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相關企業數量持續增長,未來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