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溫度傳感器,是一種新型溫度傳感器,與普通溫度傳感器相比,具有厚度薄、體積小的優點,更符合傳感器功能集成化發展要求,并且還擁有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等優點,可快速測量物體溫度變化。薄膜溫度傳感器可以應用在可穿戴設備、家電、電池、發動機等溫度監控領域。
在可穿戴設備中,利用薄膜溫度傳感器可實時感應、檢測佩戴者體溫情況,幫助佩戴者掌握身體健康狀況。在家電中,例如烹煮類廚房用家電,需要控制溫度保證食物口感,采用薄膜溫度傳感器的家電溫度監控靈敏度更高,競爭優勢更強。在電池中,為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需控制其工作溫度范圍,溫度測量必不可少。薄膜溫度傳感器柔性高,可與電池組緊密貼合,體積小,更易集成,用作電池溫度傳感器具有測量精確度高、響應速度快、適應狹窄空間、可靠性高的優點。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航空航天裝備體積、重量不斷提高,飛行速度不斷加快,為提高推動力,動力裝置燃燒溫度不斷提升,高溫對動力裝置的制造材料性能與壽命造成威脅,其溫度控制極為重要。為實現航空航天發動機溫度準確檢測,耐高溫、測量溫度范圍寬、測量精度高的高性能溫度傳感器必不可少,高性能薄膜溫度傳感器在航空航天領域也有需求。
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的薄膜溫度傳感器屬于高端產品,其研發及技術壁壘高。面向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高溫區溫度、應變、熱流等參數準確測試的迫切需求,我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重點專項”中,溫度—熱流—應變敏感材料及傳感器研發被列入,薄膜溫度傳感器包含其中。政策的鼓勵與支持,將推動我國薄膜溫度傳感器行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薄膜溫度傳感器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溫度傳感器市場規模超過350億元,在傳感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占比約為14%。薄膜溫度傳感器測量精度更高,可集成性更好,在較多應用領域可取代傳統溫度傳感器使用,并且在高技術產業中,薄膜溫度傳感器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未來有望成為溫度傳感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薄膜溫度傳感器是新型溫度傳感器,體積小、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應用在電子、家電、儲能、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經過不斷發展,我國薄膜溫度傳感器行業生產實力不斷增強,但在高端產品領域核心競爭力依然較弱。我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迅速,為給其提供配套服務,政策大力推動高端薄膜溫度傳感器技術進步,未來有望逐步實現自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