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氣體傳感器,是利用激光技術,以氣體為工作物質進行感知的傳感器,具有精度高、無需接觸、可遠距離感知、輸出穩定、功率較小、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激光氣體傳感器常用的工作物質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氦氣、氖氣、氨氣、氯氣、甲烷、硫化氫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激光氣體傳感器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激光氣體傳感器能夠長時間持續穩定工作,溫度適應范圍寬,可以廣泛應用在通信、儀器儀表、汽車、醫療器械、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監控、城市燃氣管道安全監測、消防、食品、環保等領域,特別是在易燃易爆、高危行業的安全監控與預警方面作用重要。2020年,全球激光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約為8.6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市場需求仍將保持上升態勢。
激光氣體傳感器是傳感器的主要產品類型之一,全球較多企業進入布局,在海外有英國城市技術、英國Dynament、英國Alphasense、英國Cambridge CMOS Sensors、德國Bosch Sensortec、瑞士MEMBRAPOR、瑞士SENSIRION、瑞典Senseair、奧地利AMS AG、美國安費諾、日本費加羅等,在國內有光力科技、漢威科技、四方光電、萬訊自控、明皜傳感、南華儀器、匯通創新等。
芯片是激光氣體傳感器的核心元件,一直以來我國生產能力弱,產品與國外差距大,市場需求進口依賴度較高。2018年8月,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與北京航星網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實驗室成功研發出新一代半導體激光氣體傳感器國產芯片,并具備大規模量產條件。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在激光氣體傳感器自主研發生產方面的實力正在不斷提升,利好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我國政府也極為重視激光氣體傳感器行業發展。“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傳感器”重點專項中提出,針對我國激光氣體傳感器件功耗大、集成度低、成品率低等技術難題,研究低功耗激光芯片設計制造技術,研制高性能、微型化激光集成氣體傳感器,在新能源、煤礦、化工等行業開展應用驗證。由此來看,未來我國激光氣體傳感器行業技術還將不斷進步。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激光氣體傳感器是傳感器的主要產品類型之一,在較多領域具有應用需求,全球布局企業數量較多,國外領先企業憑借技術、品牌優勢競爭力更強。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激光氣體傳感器在核心元件生產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為實現進口替代,國內企業正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同時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增大,將推動我國激光氣體傳感器行業整體競爭實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