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及以上電機驅動控制芯片,是一次性處理的數據位數為32位、專用于電機驅動控制領域的處理器。
根據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024年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72.0萬輛,其中傳統燃油車84.0萬輛,新能源車87.8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零售銷量首次超越燃油汽車。根據中汽協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77.9萬輛和975.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0%和33.9%。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利好電機驅動控制芯片市場增長。
電動汽車的三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共同構成了驅動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響整車性能、功能與安全性,電機驅動控制芯片在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中不可或缺。并且,隨著電動汽車智能駕駛等級不斷提高,電機驅動控制芯片使用數量還在不斷增多,性能要求還在不斷提升。
2024年2月1日,我國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施行,鼓勵類項目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方面,將電機驅動控制專用32位及以上芯片(不少于2個硬件內核,主頻不低于180MHz,具備硬件加密等功能,芯片設計符合功能安全ASIL C以上要求)列入其中。我國32位及以上電機驅動控制芯片市場空間正在快速擴大。
2018年中美貿易戰,導致2020-2022年我國汽車芯片嚴重短缺,而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對汽車芯片需求旺盛,促使進入汽車芯片市場布局的本土企業快速增多。近兩年,美國限制高端芯片對我國出口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大,2024年12月,為保障供應鏈穩定安全,中汽協建議國內車企謹慎采購美國芯片。在此背景下,本土32位及以上電機驅動控制芯片研制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32位及以上電機驅動控制芯片主要包括HVIC、MCU、IGBT、MOSFET等產品,在我國市場中,相關布局企業主要有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極海半導體有限公司、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等。現階段,我國中低端汽車芯片市場占有率顯著提升,但高端汽車芯片市場競爭力依然不足,需求對外依賴度大,國內32位及以上電機驅動控制芯片行業仍有較大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