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纖維,英文縮寫IEF,是吸附分離纖維的一種,其活性離子可與溶液中離子進行選擇性交換,產品主要包括陽離子交換纖維、陰離子交換纖維、兩性離子交換纖維。
離子交換纖維主要由基體纖維、離子交換基團組成,通常后者覆蓋于前者表面。其中,常見的基體纖維主要有聚乙烯醇纖維、聚丙烯腈纖維、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纖維等;離子交換基團主要有強弱酸性基團、強弱堿性基團、兩性基團,例如磺酸基、羧基、季胺基、伯氨基等。
離子交換纖維的制備方法主要有,通過纖維單體與交換基團單體共聚紡絲制得,通過纖維聚合物與交換基團聚合物共混紡絲制得,通過高聚物接枝制得等。
離子交換纖維在飲用水處理、污廢水處理、氣體凈化等方面應用效果顯著,下游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紡織、醫藥、食品、核工業、環保、海水淡化等領域。例如在工業廢水處理領域,離子交換纖維可從核廢水中回收鈾以及鐵、鈉,從電鍍行業廢水中回收鉻,從粘膠纖維行業廢水中回收鋅,還可以從含有微量銅的廢水中回收銅;在醫藥領域,離子交換纖維可用在生物活性物質提取、分離、純化方面,用來制備胰島素、抗菌素、凝血酶、氨基酸等。
我國離子交換纖維相關研究機構主要有鄭州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廣西大學、復旦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2020年以來,我國離子交換纖維技術與應用研究還在不斷深入,發明專利數量不斷增多,主要有“一種胺基弱堿性陰離子交換纖維制備工藝”、“一種兩性離子交換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一種附帶離子交換纖維層式的淺層砂過濾器”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4年2月1日,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施行,鼓勵類項目中包括吸附與分離等差別化、功能性化學纖維的高效柔性化制備技術。離子交換纖維作為吸附分離纖維產品之一,行業發展前景良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