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微球是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微小球狀顆粒,由熱塑性聚合物外殼和封入的烷烴氣體組成。膨脹微球的膨脹原理是微球受熱后,聚合物殼體變軟同時殼體內氣體膨脹,外殼不會破裂,仍保持密封狀態,進而引起微球體積快速增加。
膨脹微球具有良好的彈性、機械性、發泡性和可膨脹性,可作為物理發泡劑、改性劑、輕量化劑、多孔化劑、輕質填料等,應用到各類材料中,在綠色建材、鞋材、皮革、造紙、涂料、陶瓷、塑料、超輕粘土、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潛力大。在造紙領域,膨脹微球的添加,可以提升紙張的厚度、挺度、透氣性、防滑性及隔熱性等。
近年來,隨著制備工藝突破、輕量化需求釋放,膨脹微球應用越來越廣泛,市場規模隨之擴大,2024年,全球膨脹微球市場規模約36.8億元。預計2025-2029年,全球膨脹微球市場將以8.0%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在實際使用生產過程中,膨脹微球存在易發黃、發泡溫度不集中、韌性差、耐溫性能差等問題。我國膨脹微球研究起步時間晚,受專利及材料限制,膨脹微球市場主要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包括日本松本油脂、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日本松本、荷蘭諾力昂(原阿克蘇諾貝爾)、美國POLYCHEM、韓國錦洋等公司。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膨脹微球生產地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膨脹微球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進行膨脹微球技術或產能布局的企業有所增加,包括武漢先進院、重慶快思瑞、山西運研新材料、福建錦浪科技、山東飛皮新材料、貴州韓洋新材料、浙江精邁高分子等,目前國內高性能膨脹微球市場空白已被填補,部分企業實現了批量供應市場。
重慶快思瑞是全球唯一采用丙烯腈路線的可膨脹微球生產商,繞過了外國公司專利壁壘,率先實現膨脹微球的國產化生產。重慶快思瑞的微球生產基地規模位列全球前列,可膨脹微球年產能達1.2萬噸。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膨脹微球具有良好的發泡性、彈性和自膨脹性,在建材、鞋材、皮革、造紙、陶瓷等眾多領域應用潛力大。我國膨脹微球研究、生產起步較晚,但隨著布局企業增加、工藝技術突破,國產膨脹微球正逐步替代日本、荷蘭等企業的部分產品,未來國產膨脹微球市場占比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