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植物醇,全稱為3,7,11,15-四甲基-1-十六碳烯-3-醇,簡稱異植醇,化學式為C20H40O,是一種雙萜類化合物。異植物醇分子結構由四個異戊二烯單元首尾連接而成,可參與醚化反應以及酯化反應,為合成維生素E的主要原材料。
異植物醇制備方法包括羅氏法、異戊二烯–格氏試劑法、異丁烯–甲醛法、生物基法尼烯合成法以及松節油法等。生物基法尼烯合成法為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異植物醇制備方法,該法采用以生物發酵法制成的法尼烯為原材料,經過縮合反應、脫羧反應、氫化反應以及格氏反應制得成品,具備操作流程簡單、綠色環保、能耗低等優勢。
異植物醇為合成維生素E(VE)主要原材料。維生素E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外觀呈金黃色或者淡黃色的油狀液體,具備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抗炎、保護血管、保護皮膚等功效,在化妝品、醫藥制造、飼料加工等領域應用廣泛。隨著健康觀念提升,維生素E市場前景持續向好。2024年全球維生素E產能超過10萬噸。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異植物醇(異植醇)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受益于應用需求日益旺盛,異植物醇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24年全球異植物醇市場規模達到近4.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隨著技術成熟度提升,異植物醇市場空間還將進一步擴展。到2030年,全球異植物醇市場規模將突破10億美元。
全球異植物醇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DSM)、德國默克集團(Merck)、德國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瑞士羅氏制藥公司(Roche)、美國Amyris公司等。瑞士羅氏為全球較早掌握異植物醇核心制備技術的企業,其推出的羅氏法已獲得廣泛應用。
在本土方面,我國異植物醇主要生產企業包括能特科技、浙江醫藥、新和成三家。能特科技旗下子公司能特公司采用生物基法尼烯合成異植物醇,成功打破海外技術壟斷。據能特科技企業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醫藥中間體實現營收4.4億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受益于維生素E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異植物醇作為其原材料,市場空間不斷擴展。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異植物醇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部分本土企業已具備高性能產品生產實力。未來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異植物醇行業發展前景將持續向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