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滑納米發電機是一種新型納米發電機,在工作時,超滑納米發電機可達到超滑條件,無摩擦磨損產生。納米發電機是一種收集微觀、納米機械和熱能并將其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具有結構尺寸小、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超滑納米發電機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相比于傳統納米發電機,超滑納米發電機的摩擦、磨損幾乎為零,具有極低功耗、極長壽命、極高能量轉換效率(理論接近100%)等優勢。超滑納米發電機為開發長壽命、高耐久性的電子器件提供了可行策略,近年來,正受到多家科研單位的關注和探索。
我國超滑納米發電機相關研發單位有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超滑所)、清華大學等。
超滑所是全球首個結構超滑研究機構,目前主攻方向為結構超滑材料,如厘米級結構超滑材料。基于結構超滑材料,超滑所還開發出了結構超滑納米發電機、超滑微特電機、超滑MEMS射頻開關等產品。在產業化方面,超滑所于2019年9月注冊成立深圳清力技術有限公司(清力技術),2024年清力技術獲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認證范圍為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加工。
結構超滑納米發電機可將環境中的微小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如心臟跳動、微風波動等。基于其自供電、長續航特點,結構超滑納米發電機應用潛力極大。結構超滑納米發電機可應用在智能穿戴設備、機器人制造、環境監測、醫療設備、汽車電子、電動工具、傳感器等領域。基于結構超滑納米發電機的自供電傳感器,能夠無間斷監測工業零部件運行狀態,為故障診斷與評估提供依據,進而助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超滑納米發電機仍處于產業化前期,在超滑納米發電機設計、結構超滑材料轉移和集成組裝等方面仍存在技術挑戰。
電磁感應發電、化學電池等傳統發電方式,存在使用壽命短、需頻繁充電等問題,難以滿足自供電、長續航等供電需求,尤其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深入應用下,市場對長續航、低維護的供電方式需求越來越迫切,由此來看,超滑納米發電機應用空間廣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