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全稱為合成孔徑雷達,指安裝于飛行平臺,能對地球表面進行實時觀測的雷達。星載SAR,全稱為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其通常安裝于衛星上,具備全天候觀測、可實現全球覆蓋、能提供高分辨率成像等特點,在城市規劃、國防安全、災害響應、環境監測、農業監測等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按照用途不同,SAR可分為機載SAR、星載SAR、臨近空間平臺SAR、地基SAR等多種類型。機載SAR和星載SAR為SAR代表產品,應用范圍較廣。機載SAR通常安裝于無人機等飛行器上,具備數據獲取靈活、可快速獲取觀測結果、工作高度低等特點,在災害監測以及軍事偵察領域需求旺盛。星載SAR在實時性、穩定性以及覆蓋范圍方面優于機載SAR,未來伴隨技術進步,其市場占比將有所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星載SAR(星載合成孔徑雷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星載SAR在眾多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主要包括城市規劃、國防安全、災害響應、環境監測、農業監測等。在城市規劃領域,星載SAR可用于監測橋梁、道路、市政管道等基礎設施變化情況;在國防安全領域,其可用于戰場監視、軍事偵察以及目標檢測;在災害響應領域,其可用于對洪水、地震、干旱等災害進行調查評估。未來隨著研究深入,星載SAR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展。
經過多年發展,全球星載SAR數量不斷增長。截止2023年底,全球有超過20個星載SAR系統在軌,主要包括日本JERS-1系統、歐空局ERS系統、日本ALOS-2、意大利COSMO-Skymed、德國TerraSAR-X/TanDEM-X、美國Seasat等。在本土方面,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星載SAR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已有多家企業布局其研發賽道。
鷹颯科技、智星空間、云遙宇航、長光衛星等為我國星載SAR市場主要參與者。2024年9月25日,吉林一號SAR01A星搭載由云遙宇航、長光衛星聯合研制的我國首套星載SAR發射升空。未來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星載SAR行業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星載SAR應用前景廣闊,未來隨著下游行業發展速度加快,其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展。近年來,伴隨研究深入、技術進步,我國星載SAR行業景氣度有所提升。未來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不斷創新突破,星載SAR應用需求將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