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是將聲音編碼成電子信號,直接刺激聽神經的助聽設備。人工耳蝸通常由外部裝置、植入裝置兩部分組成,其中外部裝置主要為言語處理器、方向性麥克風、傳送裝置等,植入裝置包括電極系列和接受刺激裝置。人工耳蝸適應癥范圍廣,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居民收入增長,人工耳蝸市場需求不斷釋放。
全球患有聽力損失的患者數量眾多,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耳聾患者增長迅速,預計2030年,全球聽力障礙患者將增長至20億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聽障人士數量多,其中中重度及以上患者達到3300萬人左右。整體來看,聽障人士不斷增長,將為人工耳蝸市場發展帶來廣闊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人工耳蝸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人工耳蝸市場集中度高,在國際市場上,澳大利亞科利耳、美國Advanced Bionics以及奧地利MED-EL三家企業占據市場超九成份額。人工耳蝸在臨床已有多年應用歷史,但受制于治療成本高、居民認知度低,人工耳蝸市場滲透率較低,尤其在發展中國家。
在國家政策扶持、技術進步、需求釋放等因素驅動下,國產人工耳蝸逐漸進入市場,并打破了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現階段,國內從事人工耳蝸生產和研發的企業有海南海藥、愛益聲、力聲特、康芝藥業、弘鼎康醫療、諾爾康等。我國人工耳蝸市場發展時間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核心技術落后于國際企業,因此高端人工耳蝸需求仍依賴進口。
傳統人工耳蝸價格昂貴,且以外帶為主,外帶人工耳蝸隱私性不佳,且使用過程中易丟失、損壞,給患者帶來極大不便和經濟壓力。近年來,為滿足多方位市場需求,完全植入式成為人工耳蝸設計重要方向,其中美國Envoy Medical公司的Acclaim是全球唯一可完全植入的人工耳蝸,其采用全新傳感器技術,解決了現有聽力設備的局限性,目前Acclaim已獲得FDA的豁免申請批準。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全球聽障人士眾多,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聽障人士數量在不斷增加,人工耳蝸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我國人工耳蝸市場滲透率低,受技術限制,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高,人工耳蝸國產替代空間較大。隨著需求升級、技術進步,完全植入式人工耳蝸有望憑借隱私性好、不易丟失等優勢迎來更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