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診儀,中醫診斷設備的一種,利用中醫學原理,融合光學技術、傳感技術、成像技術等設計制造而成,可以對人體面部信息進行收集,形成圖像及數據進行分析,模擬中醫望診過程,用來輔助診斷疾病。
望診是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之一,是利用視覺對人體全部或局部可見征象進行觀察的方法,主要觀察人體面象、舌象、皮膚、分泌物、排泄物等。面部與五臟經絡相應,面色變化可反映內臟病變,即為面色診,也稱為面部五色診,其實用價值高,在面部望診中應用最多,是望診傳統方法之一。面診儀即利用此原理來實現疾病診斷。
由于是根據面色變化診斷疾病,面色診對醫生的經驗要求高,且診斷結果由醫生自主判斷,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為獲得客觀數據、提高疾病診斷精準度,將傳統中醫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面診儀被開發問世。
中醫在“治未病”方面優勢明顯,并且在慢病、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我國政府對中醫產業發展的重視度不斷增加,中醫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中醫器械行業快速發展。2019-2022年,我國中醫器械產品數量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26.7%,2022年達到3200件以上。望診儀作為中醫器械下中醫診斷設備細分產品之一,行業發展速度也在加快。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望診儀行業中,進入布局企業數量正在不斷增多,例如睿金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申請了醫療用面診儀專利,河南海王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申請了可調節的智能中醫面診儀專利,上海祉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了可采集面部、脈診、舌部、聲音數據的一體式面診儀專利。
此外,已開發進入市場的望診儀產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多,例如上海鼎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黃帝內經》望診儀,可以采集結直腸疾病、胃部疾病等患者的面部信息,與正常人群面部信息進行比對,在疾病診斷方面具有明確價值,可作為疾病初篩工具使用?偟膩砜,我國面診儀行業發展態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