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肉眼所見的光學儀器。牙科顯微鏡又稱為口腔顯微鏡、根管顯微鏡等,屬于顯微鏡的細分品類之一,主要由照明系統、支架系統、放大系統等部分組成,用來放大口腔環境,便于醫生診斷、治療的重要儀器,可有效提高口腔治療的準確性和效率,在口腔修復、口腔種植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牙科顯微鏡產業鏈。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零部件行業,提供凹凸鏡、塑料外殼、光學器件等零部件;中游主要為牙科顯微鏡生產行業,負責牙科顯微鏡的生產制造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應用領域,多用于口腔診斷、口腔教學領域。
近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醫療支出不斷提升,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度不斷增長。隨著我國食品種類逐漸豐富,甜食、碳酸飲料等食品對牙齒健康影響極大,口腔問題也愈發嚴重,口腔治療需求不斷增多。再加上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劇,老齡人口對口腔治療需求不斷提高,推動口腔醫療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22年,我國口腔醫療市場規模為1974.52億元。牙科顯微鏡作為口腔醫療的重要儀器,其市場規模也隨之逐漸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牙科顯微鏡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牙科顯微鏡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生產成本逐漸降低,其市場普及率逐漸提高。再加上我國對科研和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牙科顯微鏡需求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牙科顯微鏡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22年,我國牙科顯微鏡市場規模為5.56億元,同比增長10.18%。
目前,我國牙科顯微鏡市場中存在多家企業,國外企業主要有Labomed、Leica、Zeiss、Global、DFV、CJ-optik、Kaps、HaagStreit等,國內企業主要有速邁、星胡克、億華、恒星、新天、宇森、中天、六六、得悅、科奧達、森川等。其中,本土企業速邁市場占比最大,為51.71%;其次為國外企業Leica,市場占比為27.58%;排名第三的是國外企業Zeiss,市場占比為11.82%。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國外牙科顯微鏡企業起步較早,憑借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優良的產品質量,占據了我國一部分高端市場。早期,國內牙科顯微鏡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弱,技術水平較低,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隨著我國牙科顯微鏡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產品質量逐漸提高,國產替代速度逐漸加快,市場競爭力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