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耗材是指在醫療診斷、治療、康復等領域所用消耗性器件設備的統稱。根據實際應用價值不同,醫用耗材大致分為高值醫用耗材和低值醫用耗材等。其中,高值醫用耗材可細分為骨科植入類、血管介入類、神經外科類、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類、眼科材料等;低值醫用耗材可細分為注射穿刺類、醫用高分子材料類、麻醉耗材類、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類、醫用消毒類、手術室耗材類等。
目前,我國醫用耗材產業鏈已經十分成熟。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行業,負責高分子材料、塑料、化工材料等原材料的供應;中游為醫用耗材的生產行業,主要為不同品類醫用耗材的生產制造行業;下游則面向終端醫療衛生機構,主要為各級醫院、診所、獨立檢測機構、科研機構、藥店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醫用耗材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逐漸升級,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從2018年的1685元增長至2022年的2120元。隨著我國居民人均醫療支出不斷增長,龐大的用戶人數成為醫用耗材市場快速發展的基礎。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各種慢性病、基礎病等疾病發病率逐漸提高,對醫用耗材市場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2022年,我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為2938.5億元,同比增長10.42%。
我國醫用耗材市場中企業數量較多,頭部企業逐漸顯現。國外醫用耗材企業主要有強生醫療、美敦力、西門子醫療、雅培醫療、史賽克、德爾格等,國內規模較大的醫用耗材企業分別為邁瑞醫療、穩健醫療、魚躍醫療、威高醫療、樂普醫療、科曼醫療、惠泰醫療、奧博醫療、達那福等。由于國外醫用耗材企業起步較早,進入我國市場較早,憑借其先進生產技術、優異的產品質量,占據了我國大部分高端市場。國內醫用耗材企業由于生產技術相對較弱,產品同質化嚴重,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規模較大醫用耗材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但我國醫用耗材市場中還存在許多中小型企業,這類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較弱,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隨著我國大型醫用耗材企業逐漸擴張,中小型醫用耗材企業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未來可能會被大型企業吞并或消失,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