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鏡是一種經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葉、段及亞段支氣管病變的觀察、活檢采樣、細菌學和細胞學檢查,可配合TV系統進行攝影、示教和動態記錄的醫療器械。支氣管鏡可分為硬支氣管鏡和軟支氣管鏡,軟性支氣管鏡又可分為纖維支氣管鏡和電子支氣管鏡。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支氣管鏡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顯示,隨著行業不斷發展,生產技術不斷進步,支氣管鏡應用范圍不斷拓展,不僅可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還可用于新生兒的檢查及摘取異物,慢性呼衰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肺癌、腫瘤等疾病的治療。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醫療衛生需求不斷增長,支氣管鏡作為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醫療器械之一,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支氣管鏡產業鏈上游為塑料、玻璃纖維、橡膠等原材料和電子器件的供應;中游為不同類型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主要應用于各個醫療機構。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支氣管鏡下游消費市場廣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其中醫院3.7萬個。
傳統的支氣管鏡使用成本和維修成本較高,需要消毒后多次重復使用,在面對具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時存在消毒不到位而造成病毒傳染的風險,而一次性使用支氣管鏡(SUFB)能夠消除此類風險,在預防感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支氣管鏡具有較高行業門檻和技術壁壘。由于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起步較晚,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有所欠缺,目前國內支氣管鏡生產企業規模較小,研發實力不足,競爭力較弱,國外品牌在產品質量、研發能力、資金投入、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支氣管鏡品牌主要有日本的奧林巴斯、賓德、富士,美國的泰科,中國的視新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我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支氣管鏡作為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醫療器械之一,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目前國外品牌占據支氣管鏡大部分市場份額,本土支氣管鏡生產企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和研發力度,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生產高質量產品,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