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是一種專門為小型哺乳動物(如貓、狗、鼠)設計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從原理上講,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與臨床用于人類的磁共振成像設備相似。利用強大的磁場使小動物體內的氫原子核發生共振,在射頻脈沖的作用下,氫原子核吸收能量并發生能級躍遷,當射頻脈沖停止后,氫原子核釋放出吸收的能量并回到原來的狀態,這個過程中釋放出的信號被設備接收和處理,通過計算機重建形成清晰的斷層圖像或三維圖像,從而反映出小動物體內組織器官的結構、形態、功能以及代謝等信息。
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產業鏈由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中游生產制造、下游應用三部分構成。其中,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上游包括金屬、化工原料、超導磁體、傳感器、芯片、聲學模塊、光學模塊等,超導磁體是核心零部件,技術門檻較高,且在原材料中占較高的成本比重,目前仍以進口為主;下游應用包括大學、科研機構、醫院以及其他機構。
在中國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市場中,呈現出多元化的競爭格局。一方面,國際知名制造商(如德國布魯克)憑借其長期的技術積累、先進的研發實力以及全球化的品牌影響力,在中國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市場占據顯著優勢。它們的產品往往具有超高的磁場強度、卓越的成像質量以及豐富的功能,能夠滿足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型醫療機構對于高精度、高性能成像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面,國內企業也在快速崛起并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例如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充分發揮本土優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隨著國內科研機構對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投入不斷加大,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產量也逐年上升。從2019年的18套增長到2023年的30套。銷量方面,除了科研機構和高校的采購需求穩定增加外,醫院等機構對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的采購量也在快速上升,進而推動了銷量增長。2023年,我國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銷量為29套。此外,如深圳市金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國產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推向國際市場,提升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生物醫學行業的發展,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行業市場容量隨之提升,屆時或將有企業通過新建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生產線進入,使行業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推動小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競爭格局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