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是指物品在生產、倉儲、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相關產品質量,減少產品損耗的低溫物流過程。冷鏈物流是物流板塊的重要分支,其是隨著冷凍技術、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冷鏈物流適應范圍廣泛,包括生鮮食品、禽蛋、特殊藥品、花卉、乳制品、水產品等產品。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生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冷鏈物流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增長至4180億元以上。
我國是農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食品是我國冷鏈物流行業中占比最大的運輸品,但與美國97%以上的食品冷鏈流通率相比,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較低,其中果蔬冷鏈流通率不足36%,由此來看,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市場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除農產品外,醫藥、快消品也是冷鏈物流的重要運輸品,與食品冷鏈物流相比,醫藥冷鏈物流門檻高、監管嚴格、前期投入大,近年來,政策頻發發布、新冠疫情爆發,使得醫藥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迅速,2017-2021年市場規模實現翻倍增長。
冷鏈物流包括公路冷鏈、海運冷鏈、航空冷鏈、鐵路冷鏈四種方式,我國冷鏈運輸以公路冷鏈為主導,占比接近九成。冷鏈物流市場景氣度較高,2021年,國內冷鏈物流行業投資金額超過140億元。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冷鏈物流相關企業注冊量為5527家。我國冷鏈物流產業起步晚,目前行業內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行業仍面臨著小、散、弱的局面。
國內冷鏈物流企業包括四方科技、九州通、冰山冷熱、海容冷鏈、冰輪環境、順豐速運等。我國冷鏈物流市場參與者可分為由傳統物流企業轉型、專業冷鏈服務商、中外合資企業、生產商自建冷鏈部門四大類,運營模式包括倉儲型、城市配送型、運輸型、供應鏈型、電商型以及平臺型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迅速,但與歐美完善的冷鏈體系相比,我國冷鏈物流流通率仍較低,市場需求仍未滿足。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冷鏈物流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同時智能技術進步、市場需求升級,也將推動冷鏈物流市場向高質量、智能化方向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