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安全性等要求不斷提高,建筑材料綜合性能不斷提升。傳統建筑用鋼一般采用普通鋼材,在耐腐蝕、耐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隨著高層、大型建筑不斷增多,建筑用鋼產品不斷升級,特別是隨著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市場不斷發展,高強度、高韌性、抗撕裂、耐腐蝕、耐火、抗震、長使用壽命、良好焊接性的功能復合化建筑用鋼受到關注。
裝配式建筑的構件配件在車間生產完成,運輸到工地直接拼裝形成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可批量建造、標準化程度高、樣式豐富等優點,可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建筑成本,并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支持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目前我國應用比例高的裝配式建筑類型主要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兩大類。其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優、自重更輕、房屋使用面積更多、可回收再利用、經濟性優、綠色環保等特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裝配式鋼結構主要由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成,通過焊接、螺栓、鉚釘等連接,其結構體系主要有純框架體系、框架支撐體系、集裝箱體系、鋼管束體系、鋼異形柱體系、輕鋼結構體系等,無論哪一種體系,均需要采用大量鋼材。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除了需要具備上文提到的優良性能外,為降低建筑成本、擴大應用范圍,還需要不斷調整技術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我國裝配式建筑面積持續擴大,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開工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面積為2.1億平方米。在此背景下,我國鋼結構產量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鋼結構產量達到93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占比更大,達到68%,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占比為29%,相對較小,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抗震、節能、可回收再利用優點突出,未來發展潛力較大,有利于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行業發展。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在我國建筑市場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滲透率僅在5%左右,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滲透率極低,因此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在我國鋼材總產量中的占比小,僅為2%。在節能環保、碳中和背景下,我國建筑產業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同時國家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等政策鼓勵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發展新一代功能復合化建筑用鋼,這有利于推動我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市場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快速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