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俱樂部是指以日常訓練、準備與參加電子競技比賽為行動,以獲得電子競技賽事獎項、贏得榮譽和獎金為目的的組織團體。電競俱樂部一般由10名以上正式電競選手以及部分預備選手組成,主要以3-7人為單位組建戰隊參加各類電競比賽。
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已成為我國正式體育項目之一,經過近二十年發展,目前電競行業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國內電競產業鏈不斷細化,逐漸形成了包含游戲開發與運營、賽事運營、電競俱樂部、直播平臺等在內的上下游結構。電競俱樂部不僅是電競賽事執行者,還是電競產業鏈中游重要參與者。
現階段,在國內移動游戲不斷普及與電競熱度持續上漲背景下,電競賽事種類不斷增加,進而帶動電競俱樂部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中國電競俱樂部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2022-2026年投資可行性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競賽事受到推遲,國內電競俱樂部曝光度下降,其市場規模也隨之下降至89.5億元,同比下降4.9%;2021年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電競俱樂部市場規模增長至123.9億元,同比增長38.4%。
目前國內電競俱樂部主要有EDG、AG、IG、RNG、FPX、滔搏TES、QG、JDG、eStar Gaming電競俱樂部等,2021年新增電競企業超1萬家,電競俱樂部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
但國內電子俱樂部行業發展仍面臨較多困境,一方面,電競人才供給不足,國內電子競技專業院校數量較少且課程針對性不強,電競教育資源的匱乏導致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另一方面,俱樂部運行機制不健全,國內電競俱樂部多數由個人投資組建而成,因此俱樂部老板權利過大,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且專業經理人員缺失,管理機制不完善。未來國內電競俱樂部還需不斷借鑒與融合國內外先進俱樂部運營模式,不斷完善自身運營機制,進而推動俱樂部專業性不斷加強、商業模式更加健全。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近年來,國內電競行業發展逐漸受到國家大力支持,2021年6月國家《“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到推動娛樂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實施陽光娛樂行動,開發健康向上、技術先進的新型娛樂方式,創新娛樂業態和產品。未來在政策持續利好下,國內電競俱樂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