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柔性玻璃(UTG)為超薄玻璃細分產品,指厚度小于等于0.1mm的玻璃。超薄柔性玻璃具有可彎折、回彈性好、柔韌性好、耐磨、強度高等優勢,在太陽能電池、顯示屏基板、折疊屏蓋板等產品中應用廣泛。按照構成材質不同,超薄柔性玻璃主要分為高鋁玻璃、鈉鈣玻璃、低堿玻璃三種。
成型為超薄柔性玻璃生產關鍵環節,包括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兩種。一次成型法技術壁壘較高,為超薄柔性玻璃成型工藝發展主流方向,通常采用狹縫下拉法,使玻璃溶液流入狹縫上方,利用牽引輥下拉制成玻璃板材;二次成型法需對原材料的溫度、尺寸、拉引速度等各項參數進行嚴格把控,該法具有生產效率高、設備操作簡單等優勢。我國一次成型法尚處于研發階段,本土廠商多采用二次成型法進行超薄柔性玻璃規模化生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超薄柔性玻璃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目前,超薄柔性玻璃主要應用于手機領域,需求占比達70.0%。近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手機等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折疊屏手機作為新型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獲得廣泛關注。20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達780.0萬部,同比增長246.0%。但目前,受價格高昂等因素影響,折疊屏手機市場滲透率較低。隨著生產技術不斷突破,折疊屏手機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其出貨量將大幅增長。超薄柔性玻璃作為折疊屏手機重要原材料,將獲得廣闊市場空間。
全球超薄柔性玻璃主要生產企業集中分布于美國、德國和日本,包括美國康寧公司(Corning)、德國肖特集團(SCHOTT)、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NEG)以及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AGC)等。我國超薄柔性玻璃行業起步較晚,生產技術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較高。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為我國超薄柔性玻璃主要生產商。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超薄柔性玻璃性能優異,在眾多領域應用廣泛,隨著市場需求逐漸釋放,未來行業發展前景將不斷向好。我國超薄柔性玻璃行業起步較晚,高端產品生產技術尚未發展成熟,導致本土企業缺乏競爭優勢,市場占比較低,這是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