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合金,是以金屬鉬(Mo)為基體,加入其他元素制造而成的有色合金,可以添加的合金元素主要有鈦(Ti)、鋯(Zr)、鎢(W)、鉿(Hf)、錸(Re)以及稀土元素。
常見的鉬合金主要有鉬鈦鋯合金、鉬鈦鋯碳合金、鉬鈦鋯鉿合金、鉬鎢合金、鉬錸合金、鉬鉿碳合金、鉬鋯鉛碳合金等,工業化生產的主要是鉬鈦鋯系合金、鉬鎢系合金、鉬錸系合金等幾大類,其中,鉬鈦鋯合金(TZM合金)綜合性能優異且易于加工,是生產與應用最多的產品類型。
鉬合金具有導熱導電性好、膨脹系數低、高溫強度高等優點,但也擁有低溫脆性、高溫易氧化等缺點,產品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綜合性能需要進一步提升。現階段,鉬合金性能強化方式主要有固溶強化、彌散強化、加工硬化等。
鉬合金一般采用真空電弧熔煉法、粉末冶金法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可以起到固溶強化作用,提高產品的低溫塑性;也可以加入碳元素,與合金元素反應形成碳化物,在鉬合金內作為彌散強化相粒子,起到彌散強化作用,提高產品的高溫強度和再結晶溫度;還可以加入硼、鐵等元素來細化鉬合金晶粒,提高產品的低溫塑性。此外,塑性加工也可以提高鉬合金的強度與低溫塑性。
鉬合金可以采用擠壓、鍛造、軋制等工藝制成絲材、箔材、板材、棒材、管材、型材等制品,廣泛應用在電子、電力、油氣、汽車、機械、化工、核能、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用來制造電子管、電光源、壓鑄磨具、擠壓磨具等產品以及汽輪機、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等裝備的零部件。在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背景下,我國市場對鉬合金需求不斷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鉬合金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略有下降外,我國鉬合金市場整體呈現上升態勢。2018-2022年,我國鉬合金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4.9%;2022年,我國鉬合金市場規模約為8250億元。我國鉬合金生產商主要有洛陽鉬業、金鉬股份、大黑山鉬業、北京利爾、洛陽科威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鉬是一種戰略性金屬,我國鉬礦資源儲量豐富,占全球總儲量的49%,主要集中在河南、內蒙古、吉林等地,鉬合金行業發展具有資源優勢。我國鉬制品加工以初級產品為主,無法滿足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也難以提升生產企業盈利能力。鉬合金作為一類綜合性能優異的高溫合金材料,在高技術產業中需求量大,成為我國鉬行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