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首飾主要是指采用珠寶玉石和貴金屬的原料、半成品制成的工藝裝飾品、佩戴飾品和藝術收藏品等。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珠寶首飾的種類逐漸增多,大致可分為翡翠飾品、半寶石飾品、寶石飾品、貴金屬飾品、人造珠寶等。其中,寶石飾品有可細分為鉆石飾品、紅寶石飾品、綠寶石飾品等;貴金屬飾品可細分為黃金飾品、銀飾產品等。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產業鏈已經形成。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行業,提供黃金、白金、銀、寶石、翡翠等原材料;中游主要為珠寶首飾的生產行業,負責不同種類的珠寶首飾的設計、生產等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消費者,通過官方網站、淘寶、京東等線上銷售渠道以及首飾專營店、官方直營店等線下銷售渠道,最終流向消費者。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逐漸增長,消費能力逐漸提高,對外表的在意程度逐漸提升。珠寶首飾可以提升佩戴者整體氣質,使得佩戴者更加自信,因此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消費量逐漸增加。再加上我國珠寶首飾發展歷史悠久,已經成為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疫情基本結束,受疫情影響的婚嫁事宜逐漸恢復,珠寶首飾市場需求迅速回升。在此背景下,我國珠寶首飾市場規模逐漸增長。根據中寶協對珠寶行業全品類綜合統計,按銷售額計算,2022年,我國珠寶玉石首飾市場規模約7190億元。
從具體種類來看,由于受到傳統文化以及保值屬性的影響,我國珠寶首飾產品主要以黃金飾品為主,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最大,達到56.7%;其次為翡翠飾品,市場占比為20.9%;排名第三的是鉆石飾品,市場占比為10.6%。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珠寶首飾市場中存在大量企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我國知名度較高的珠寶首飾企業主要有老鳳祥、周大生、中國黃金、周大福、周六福、老廟黃金、明牌珠寶、豫園股份、厲峰集團、六福集團、金夢祥集團。其中,周大福市場占比最大,達到12.1%;其次為老鳳祥,市場占比為8.2%。除此之外,我國還存在大量中小型珠寶首飾企業,這些企業規模較小,產品種類較為單一,輻射范圍較小。隨著我國大型珠寶首飾企業逐漸擴長,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未來其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