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主要是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術,在物流各環節進行可視化、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統智能執行能力和智能化分析決策,從而起到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與傳統物流方式不同,智慧物流具有優化決策機遇、提升企業利潤、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優勢。
目前,我國智慧物流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產業鏈上游主要為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的提供商,主要提供移動機器人、無人機等硬件設備以及倉庫控制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等軟件系統;中游主要為智慧物流系統集成商,主要為負責智慧物流的相關硬件設備和系統的設計、研發等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應用領域,多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快遞物流、電商、快消品、醫療等領域。
近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消費能力逐漸提升,人均消費支出逐漸增長。隨著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逐漸提升,電商平臺逐漸完善,網上購物用戶規模逐漸上漲,推動物流快遞市場快速發展。根據我國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智慧物流作為一種新興的的物流方式,其市場隨之逐漸產生波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智慧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我國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物流行業結合的愈加緊密,智慧物流市場普及率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呈現出穩定的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為6995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518億元,同比增長了8.0%。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智慧物流企業數量較多,市場集中度較低,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我國規模較大的智慧物流企業主要有東力傳動、諾力股份、音飛儲存、瑞員智能、川發龍蟒、德馬科技、東杰智能、鐵龍物流、井松智能、藍劍智能、昆船智能等。除此之外,我國智慧物流市場中還存在許多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市場競爭力較弱。隨著我國大型智慧物流企業逐漸崛起,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未來或將被合并或消失,其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