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貴金屬材料是以貴金屬及其合金、化合物為主要原料或在某些材料中加入相當數量的貴金屬制成的有色金屬材料。
貴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能,早期主要用于珠寶首飾領域。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強國建設不斷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漸加快,新能源、電子電氣、環境保護、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貴金屬材料應用范圍不斷拓展,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貴金屬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貴金屬材料產業鏈上游為貴金屬資源的勘探、開采,我國貴金屬資源儲量有限,礦產開采、加工受到國家限制和管控,具有較強資質壁壘,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強;從中游來看,貴金屬材料研發生產對企業的研發能力、資金儲備等要求較高,行業具有一定的資金及技術壁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
目前我國貴金屬材料相關企業數量眾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從區域分布來看,大部分企業集中在廣東、江蘇、湖南、山東等地區。國內貴金屬材料生產企業主要有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貴金屬系列功能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貴金屬材料行業內龍頭企業,產品包括貴金屬特種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五大類,共計有390多個品種、4000多種規格,2022年企業營業收入為407.59億元,同比增長7.56%。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貴金屬屬于儲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貴金屬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環保意識不斷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貴金屬的二次加工及回收利用收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2023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發布文件,提出要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技術裝備研發,推廣廢舊產品設備精細拆解、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等先進技術,加強大型成套裝備研發應用。國內貴金屬材料生產企業需要加大資金和研發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推動行業向可持續、高質量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