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輔食是指嬰幼兒在滿6月齡后,繼續母乳喂養的同時,為了滿足營養需要而添加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包括各種天然的固體、液體食物以及商品化食物。嬰幼兒輔食在滿足嬰幼兒營養需求的同時還能夠起到促進味覺發育,鍛煉咀嚼、消化功能等作用,對嬰幼兒正常生長和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新生兒數量不斷增加,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2022年全球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接近270億美元,同比2021年增長約5%。從市場結構來看,全球嬰幼兒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和美洲地區。其中亞洲地區占比約為43%,美洲地區占比約為31%。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嬰幼兒輔食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從國內市場來看,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均呈下降趨勢,但隨著科學養育觀念不斷普及,新生代父母育兒觀念更新,對嬰幼兒輔食認知程度不斷加深,疊加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仍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43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9%。
嬰幼兒輔食根據原材料及形態不同可分為米粉、磨牙棒、果汁果泥等。從市場結構來看,米粉為最主要嬰幼兒輔食,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磨牙棒和果汁果泥占比均在15%左右。從市場供需狀況來看,2022年我國嬰幼兒輔食產量約為16萬噸,同比增長約6.9%;需求量超過49萬噸,同比增長約7.1%。
目前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參與者數量眾多,競爭較為激烈。國外嬰幼兒輔食行業起步較早,發展時間長,在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國內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代表性企業有亨氏、嘉寶等。國內嬰幼兒輔食行業經過持續發展,生產水平不斷提升,但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本土品牌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利潤空間大,行業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仍存在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不合格等問題,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電商平臺不斷發展,消費者品牌意識不斷提升以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國內嬰幼兒輔食企業需要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并加強產品宣傳及營銷,完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