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當被保險人在合同期限內發生死亡、傷殘等保險事故或達到人身保險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保險人需要依照合同約定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或年金。人身險種類多樣,根據保險責任不同可分為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根據保險期限不同可分為長期人身保險和短期人身保險。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保險行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方向發展。2022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全面推進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人身險作為保險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人身險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健康保障意識不斷增強,對保險認知程度不斷加深,近年來我國人身險保費收入不斷增加。根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34245億元,較上年增加1016億元,同比增長3.06%。從市場結構來看,壽險保費收入占比約為72%,位列第一。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保險行業的融合不斷深入,近年來我國人身險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逐步加快,在線人身險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在線人身險市場規模約為1189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3789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4%。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我國人身險市場參與者數量不斷增加,企業資產規模不斷擴大,風險抵補能力不斷增強,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2022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7.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公司總資產23.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3%。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國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保險業務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增加,疊加社會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人顯現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水平。國內人身險行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積極推出滿足市場需要的新服務、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