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是交通運輸重要通道,其結構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到行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隧道在運營過程中會出現出入口阻塞、通風及照明設備損壞、磚石砌體風化等問題,隧道養護對于延長隧道使用壽命、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保障交通運輸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隧道養護管理主要分為公路隧道養護管理和鐵路隧道養護管理。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道路養護行業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橋梁隧道、跑道停機坪等公共設施養護管理,加大養護新技術推廣力度,鼓勵自動化、信息化巡查,提高管理養護科學決策水平,推進養護機械化和標準化。隧道養護管理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隨著現代經濟不斷發展,交通強國建設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斷增加,公路、鐵路運營里程不斷增長,隧道數量呈穩步上升趨勢,隧道養護管理具有廣闊消費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國公路隧道24850處、2678.43萬延米,增加1582處、208.54萬延米。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度隧道養護管理業商業計劃書》顯示,隧道養護是隧道管理的核心內容。隨著隧道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我國隧道養護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隧道養護管理里程在下游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隧道養護管理里程超過48300公里,同比增長約5.6%。
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下游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隧道養護管理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17年我國隧道養護管理市場規模約為7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120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1%。受技術更新迭代、人力成本上升等影響,近年來國內隧道養護管理市場均價呈上升趨勢,2022年超過25萬元/公里。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隧道養護管理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目前我國隧道養護管理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且受材料運輸、行政管理等影響,區域性特征較為明顯,地方壟斷現象較多。國內隧道養護管理企業有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公路隧道養護管理有限公司等。